文件通知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F座8楼  邮编:310026
邮箱:hzsfxh@126.com
电话:0571-85252137
传真:0571-85252154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件通知

第三届“浙江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候选人公示

发布时间:2014-07-17 来源:省法学会官网 浏览量:241

                               公  告

 
    根据浙江省法学会2014年4月20日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三届“浙江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评选活动的通知》(浙法学[2014]14号)要求,经各市法学会、法学院校、政法部门和科研单位推荐申报,并经省法学会形式审查,确定王晓等35人为第三届“浙江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候选人。现将候选人名单及相关材料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4年7月15日至2014年7月25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通过电话、信函或电子邮件向省法学会第三届“浙江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评选活动办公室反映。
    地  址:杭州市省府路省行政中心10号楼省法学会研究部;
    邮  编:310025;
    电  话:0571-87059298,87059397;
    联系人: 董服明、李先福;
    邮  箱:zjfx2012@163.com。
 
 
 
 
                                                                         浙江省法学会
                                                                        2014年7月14日
 
 
第三届“浙江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候选人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王  晓
    男,1967年10月生,研究生,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代表论著:《法哲学视野下的法律论证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有组织犯罪新论——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防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走出困境:法律论证的认识论再思考》,载《法商研究》2007年11期;《法律论证客观性的寻求——以真性、正当性和合法性为基点》,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
    科研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运用程序法律论证构建程序性证明体系研究”;司法部2012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用的法律论证方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反垄断法实施制度的优化研究”。
    获奖情况:《法哲学视野下的法律论证研究》,获2012年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推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王  骏
    男,1975年10月生,博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系主任助理、副教授。
    代表论著:《刑法中的正当化事由基本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超法规的正当化行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区分不同部门法的违法性判断》,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4期;《违法性判断必须一元吗》,载《法学家》2013年第5期;《商业秘密权利边界之廓清》,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10期。
    科研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4年一般项目:“财产保护的刑法介入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2012年青年基金课题:“法秩序的统一性与违法判断的相对性”;浙江省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刑法中的正当化事由基础理论研究”;浙江省2005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超法规的正当化行为研究”。
    获奖情况:《超法规的正当化行为研究》,获浙江省2010年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浙江省社科联第6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宁波市第十一次(2006—2007)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宁波市第二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抢劫、盗窃利益行为探究》获宁波市第十二次(2008—2009)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推荐单位:宁波市法学会
 
王建华
    男, 1959年6月生,在职法学硕士研究生,台州市检察院高级检察官、副处级检察员。
    代表论著:《法律监督概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中国公民你不可不知的150项法律权利》,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2009年12月再版)。
    科研项目:主持浙江省社科普及课题项目3项。
    获奖情况:著作《法律监督概论》被评为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台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论民间金融活动中常见犯罪的认定与防范——以台州民间借贷现象为视角》,2012年9月被中国检察学研究会金融检察专业委员会年会评为一等奖;著作《中国公民你不可不知的150项法律权利》被浙江省法学会评为2006-2008年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其列为“农家书屋”和“文化下乡”工程推荐书目,获台州市第五届文化曙光奖。
    浙江省第二届“杰出法学青年”。
    推荐单位:台州市法学会
 
毛煜焕
    男,1971年11月生,法学硕士,刑法学博士在读,四级高级法官,临安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浙江省婚姻法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实务导师,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兼职教授。
    代表论著:《企业注册资金不实的法律思考》,载《当代法学》1999年第5期;《审理以贷还贷借款保证合同纠纷的几点思考》,载《法学》1999年第3期;《让数据说话:法院司法统计与绩效管理—从司法统计的边缘化谈起》,载《人民司法》2008年第3期。
    科研项目:主持完成7项省级调研课题。
    获奖情况: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让数据说话:法院司法统计与绩效管理—从司法统计的边缘化谈起》,获全国法院系统第十九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人民法庭审执关系:从分立到协调——基于弱司法化社会治理的视角》,获全国法院系统第23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全国副省级城市法学会第23次年会一等奖;《汲地域传统文化精髓 塑特色法院文化品牌》,获人民法院出版社举办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创新(福州杯)院长论坛征文优秀奖。
    推荐单位:杭州市法学会
 
申  剑
    男,1970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衢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兼任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兼职讲师。
    代表论著:《基于卓越绩效管理的我国城市政府管理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刑事立案程序若干问题研究》,载《云南法学》2001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治理理论及其评价》,载《广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6 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我国城市管理中的“双环困境”及其解决途径》,载《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科研项目:主持2007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3G时代的我国城市管理信息化研究”;主持2005年上海市科委课题:“上海市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政策问题研究”;主持上海市松江区政府课题:“云南省马关县发展战略规划”。
    获奖情况:《3G时代的城市管理信息化研究》,获2007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金;《刑事立案程序若干问题研究》,获2002年浙江省法学会评为优秀法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建设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获浙江省法学会2004-2009年优秀法学研究成果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获2011年浙江省法学会评为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衢州市人民政府评为2009-2010年度衢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推荐单位:衢州市法学会
 
叶肖华
    男,1975年7月生,博士后,民革浙江省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兼任民革浙江孙中山研究会副主任、浙江省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浙籍法学家研究会秘书长。
    代表论著:《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形式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结合》,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5期;《处罚令程序的比较与借鉴》,载《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8期转载;《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研究》(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研究》(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科研项目:主持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审判程序分流研究”(10CFX032);主持2012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刑事诉讼中的强制医疗程序构建与完善”(GJ2012C19);主持2010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轻微犯罪案件刑事和解制度构建”“(GJ2010D13);主持2011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研究“(CLS2011D63);主持2011年度浙江省哲社规划“之江青年课题”:“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研究”(11ZJQN061YB)。
    获奖情况:《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获司法部2009年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转型社会语境下的参政党文化建设:机遇、挑战与出路》,获浙江省委统战部2012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转型社会语境下的参政党文化建设:机遇、挑战与出路》,获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浙江省统战理论研究会2012年“统一战线与文化建设”优秀征文二等奖。
    推荐单位:浙江省法学会浙籍法学家研究会
 
孙洪坤
    男,1972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浙江省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代表论著:《程序与法治》,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出版;《刑事诉讼法的时代精神》,法律出版社2009出版;《司法民主、公平正义与法官制度》,法律出版社2012出版。《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出版;《程序正义论——一种法社会学的反思》,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
    科研项目: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项目:“检察民主论”;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项目:“检察权威研究”;2012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研究”。
    获奖情况:《程序正义论—一种法社会学的发展》,2006年获安徽省人民政府2001—2004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程序正义的中国语境》,2009年获安徽省人民政府2005—2006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推荐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
 
李  安
    男,1974年7月生,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论著:《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出版;《侦查心理学-侦查心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出版;《司法过程的直觉及其偏差控制》,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量刑实证研究的方法论检视:从实证观念到实证技术》,《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归纳法在判例主义法律推理中的有效性与论证》,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律史)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辨认程序与辨认结论的正确性审查》,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法律制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织法律制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联合基金法律问题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裁判的现实理性”。
    获奖情况:《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获2009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量刑实证研究方法论检视:从实证观念到实证技术》,获2011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推荐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宋  杰
     男,1973年8月生,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论著:《国际法中普遍性法律利益的保护问题研究——基于国际法庭和国家相关实践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普遍民事管辖的发展与挑战》,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国际法院参与下的国际司法干涉:以“比利时诉塞内加尔案”为切入点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从知识产权条约的解释路径来反思中美知识产权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国际关系中的司法干涉:新干涉时代来临》,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1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际法上的司法干涉问题研究”(11YJC8201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法上的司法干涉问题研究”(13BFX145)。
    获奖情况:《国际法中普遍性法律利益的保护问题研究——基于国际法庭和国家相关实践的研究》获2013年浙江省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WTO体系内的外部反措施问题研究》获2011年中国法学会“WTO与中国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从〈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3)(C)款来看一般国际法在WTO体系内的可援用性》,获2012年中国法学会“WTO与中国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推荐单位:浙江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
 
陈利强
    男,1976年9月生,在职博士后,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浙江省法学会自由贸易园(港)区法治研究中心主任。
    代表论作:《美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WTO协定下美国贸易权利论―以美国对中国实施‘双轨制反补贴措施’为视角》,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美国对华新能源产业实施‘双轨制反补贴’战略研究》,载《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
    科研项目: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主研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中包括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构建中国特色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研究”;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WTO体制中成员集团化法律问题研究”;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谈判研究”;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G20与全球经济治理新机制:中国的定位、作用和策略”。
    获奖情况:《WTO协定下美国贸易权利论―以美国对中国实施‘双轨制反补贴措施’为视角》获2008/2009年度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论文优秀奖;《1934年以来美国贸易自由化的立法经验探略―兼论对中国的借鉴》获2010年商务部“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二等奖;《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获2009年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成果三等奖。《美国贸易自由化补偿机制―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研究》,获2009年商务部“第五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三等奖。
    推荐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陈林林
    男,1974年7月生,博士,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省宪法与地方立法研究会副会长。
    代表论著:《裁判的进路与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法律与道德》(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单独或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一级、权威刊物的论文有:《反思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权利泛化》,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1期;《法治的三度》,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公众意见在裁判结构中的地位》,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1期;《基于法律原则的裁判》,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论上诉不加刑》,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认知心理学视域中的陪审团审判》,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2期;《古典法解释的复式结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2期、《人大复印法理学法史学》2010年第1期;《法律方法与法治》,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2期。
     科研项目:2012年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疑案裁判中的法律判断模型研究”;司法部研究室《关于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裁判方法比较研究”。
    获奖情况:浙江省人民政府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入选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2011);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计划(2012);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
    推荐单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陈  党
    男,1961年1月生,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浙江省宪法与地方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代表论著:《政府权力制约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出版;《问责法律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宪法实施中的违宪责任追究探讨》,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论构建有效的行政问责法律制度》,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7年第4期;《平等地接受教育:从“法定权利”到“实有权利”》,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9年第5期;《孙中山的公仆与监督思想初探》,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4年第6期。
   科研项目: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中包含主持完成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问责法律制度研究”(05BFX002),该研究成果被国家社科规划办以“成果要报”形式报送中央领导;主持完成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网络监督问题研究”(09BDJ027);主持完成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强化人民监督与保持政治稳定问题研究”(95C027);主持完成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权力监督与制约问题研究”(85D011);主持2012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司法问责问题研究”。
    获奖情况:《用人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获2004年全国行政学院系统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当代中国》获201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关于地方党政关系科学化、规范化的调研报告》获2002年中共中央党校 “全国党校系统党建调研特等奖”;《宪法实施中的违宪责任追究问题探讨》获2012年中国法学会“宪法实施法治论坛”专题征文三等奖。
    推荐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张光宏
    男,1965年7月生,博士,宁波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兼任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客座教授及法学专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
    代表论著:《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相关问题探析》,载《法律适用》2004年第4期;《实质法律推理中的利益衡量》,载《求索》2005年12期;《制度规则的突破和创新——对实施修订后公司法的思考》,载《经济与法》2006年第2期。
    科研项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课题:“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涉诉企业解困司法对策研究”(课题组成员、主要撰稿人);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课题:“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业务成本核算问题”(课题组成员);2012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重点课题:“关于阳光司法指数的调研”(课题组成员);2013年省高院重点调研课题:“关于实行分段式执行的调研”(课题组成员)。
    获奖情况:《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获浙江省社科联第三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培育司法公信力 提升司法满意度》,获《中国审判》“法治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二等奖;《第三人善意取得对撤销转移登记诉讼之影响》,获《人民司法》2010年有奖征文特别奖;《法官断层之现实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兼谈法官制度改革》,获2009年12月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二等奖。
    推荐单位:宁波市法学会
 
张兆松
    男,1962年10月生,硕士,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检察学会理事。
    代表论著:《刑事检察理论研究新视野》,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刑事司法公正的制度选择》,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职务犯罪侦查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商业贿赂罪初探》,载人大复印资料《法学》1995年第7期;《论斡旋受贿罪若干争议问题》,载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1999年第11期;《废除贪污受贿罪交叉刑之思考》,载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1年第1期。
    科研项目:主持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渎职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主持2006年司法部课题:“监狱法律援助制度研究”;主持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检察权制约机制研究”;主持201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制度研究”。
    获奖情况:《刑事检察理论研究新视野》,2008年获浙江省第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渎职犯罪的理论与实践》,2009年获宁波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刑事司法公正的制度选择》,2008年获浙江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2008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11年获宁波市第12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我国刑法中交叉刑的废除》,2011年获中国法学会“马克昌杯”全国优秀刑法论文(2006-2011)二等奖。
    推荐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张利兆
    男,1965年5月生,博士,宁波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代表论著:《保险诈骗罪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重新计算羁押期限适用中的两个问题》,载《法学杂志》1999年第1期;《枉法仲裁罪适用中的疑难问题》,载《法学》2013年第8期;《“刑事案件”概念的实体法意义》,载《法学》2010年第9期
    科研项目:主持研究2004—2005年度团中央立项课题:“检察视野中的未成年人维权”;2004年度浙江省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2007年度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优先权研究”;2009年浙江省人民检察院重点立项课题:“法律监督立法基础理论研究”。
    获奖情况:《刑事公诉公共利益原则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获201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与三项重点工作理论研究征文”优秀文章二等奖;《立足职能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宁波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查分析》,获2011年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检察应用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基层检察机关检委会工作调研报告—以宁波市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工作数据为实证基础》,获2010年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检察应用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
    推荐单位:宁波市法学会
 
张炳生
     男,1961年10月生,博士,宁波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论著:《知识产权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合同错误的比较法研究》,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权的国际冲突及平衡》,《新华文摘》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论生物技术专利权人的利益平衡》,《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1期转载;《国际贸易中的地理标志及其法律保护》,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地理》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对现行设计方案的质疑》,人大书报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论商业秘密的司法鉴定》,人大书报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课题编号:6BFX039);司法部课题:“知识产权滥用的国际法规制研究”(课题编号:07SFB203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企业知识产权-标准战备研究”(课题编号:N04ZF06)。
    获奖情况:《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对现行设计方案的质疑》,获2006年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和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合同错误的比较法研究》,获2007年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商品化权若干问题研究》,获2003年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获2011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权的国际冲突及平衡》,获2012年第十二届宁波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推荐单位:宁波大学法学院
 
张雪樵
    男,1966年7月生,博士,二级高级检察官,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巡视员。兼任中国检察学会民事行政检察专委会、金融检察专委会副主任,省法学会副会长、刑法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
    代表论著:《公正守于衡平——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北大出版社2012年版;《从独白走向对话——检察调处权配置的能动之维》,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2011年第13期;《利益衡平:法律监督的本质》,载《人民检察》2011年第12期;《法律监督法的基本构想》,载《人民检察》2011年第9期;《找准对审判权主体监督的金钥匙》,载《人民检察》2014年第2期。
    科研项目:主持的省部级课题主要有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法律监督立法研究”;2010年中国行为法学会重点课题:“检察调处问题研究”;201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专题调研重点课题:“检察能动视野下加强和创新检察环节社会管理工作机制研究”;201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涉及民间借贷违法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201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重点课题:“行政诉讼法修改涉及检察监督的有关问题”;201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应用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检务公开机制”。
    获奖情况:《从独白走向对话——民行检察调处权初探》,获2010年中国行为法学会首届“司法行为•东岳论坛”一等奖;《检察调处权配置的能动之维》,获2011年浙江省法学会2010-2011年度法学研究优秀成果特别奖;《检察机关向乡镇延伸职能的双重路径选择》,获201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推荐单位:浙江省检察院
 
易  凌
    男,1960年10月生,博士后,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
    代表论著:《中外合作办学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解决途径》,载《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长三角海洋法规差异冲突与协调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国家助学贷款如何走出困境—一种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法>的立法建议》,载《软科学要报》2012年第9期;《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冲突与协调研究--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载《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科研项目: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其中包括2010年国家软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2010GXS1D095);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区域地方法规冲突与协调研究—以长三角为例);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一个社会发展的前瞻性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2008年江浙沪社科规划办联合招标课题:“长三角地方法规、政策冲突条款对比分析与协调对策研究”;2007年江浙沪社科规划办联合招标课题:“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冲突及其协调研究—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2005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地方立法与长三角区域立法的协调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 
    获奖情况:《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冲突与协调研究--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2009年12月荣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浙江食品安全监管与危机应急处置机制研究--基于<食品安全法>在我省实施状况的调研》,获2011年浙江省委建设“平安浙江”领导小组办公室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环境法规冲突与协调--以长三角为例》,获2011年“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推荐单位: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
 
侯作前
    男,1967年8月生,博士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共杭州市委“法治杭州”咨询专家、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省法学会学术委员和旅游法学研究会会长。
    代表论著:《旅游立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论环境保护中的单边主义与中国的政策选择》,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可持续发展与刑法的绿色变革》,《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1期转摘;《从税收法定到税收公平:税法原则的演变及启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论非法人组织的税法地位》,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我国税收优先权制度前瞻》,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竞争法之构造》,人大报刊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科研项目: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国家旅游局重点项目及浙江省新世界教改项目等省部级重点课题4项,其中包括浙江省社科规划2007年重点项目:“纳税主体研究”(编号07CGF001ZG);国家旅游局2013年重点项目:“旅游法框架下的政府管理与行政协调”(编号13TABK003);“长三角”2007年重点项目:“苏、浙、沪地方财税金融立法比较”。
    获奖情况:《可持续发展与刑法的绿色变革》,获200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竞争法的重构》,获2006年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从税收法定到税收公平:税法原则的演变》,获2010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
    推荐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胡  铭
    男,1978年5月生,博士,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法制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检察学会刑诉监督专委会理事、浙江省诉讼法学会副会长。
    代表论著:《刑事司法的国民基础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转型社会多元纠纷解决》,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出版;《法律现实主义与转型社会刑事司法》,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3期;《略论刑事诉讼实证研究方法》,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5期;《民众参与刑事司法的心理学分析》,载《中国法学》英文版2010年第3期;《刑事错案的多种面孔》,载《中国法学》英文版2011年第3期;
    科研项目:主持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浙江省社科规划等七项部级课题。
    获奖情况:《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新型社会组织的现况分析与功能展望》,获民政部部级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法律现实主义与转型社会刑事司法》,获2013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价值权衡:反恐措施与刑事诉讼》,获2008年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法律现实主义与转型社会刑事司法》,获浙江省社科联第四届实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入选浙江省151人才、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钱江人才计划。
    推荐单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胡祥甫
    男,1963年9月生,硕士,一级律师,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兼任杭州市律师协会会长、浙江省中小企业法学研究会会长、浙江省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浙江工商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实务导师。
    代表论著:《法庭风云录---胡祥甫律师论辩案例选集》(第一卷•金融案),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法庭风云录---胡祥甫律师论辩案例选集》(第二卷•民事案),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健全和完善财政金融法律制度治理通货膨胀》,载《中国法学》1990年第4期;《论新税制的公平性》,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3期;《不动产转让受限制不影响转让合同效力》,载《中国律师》2007年第11期;《在法制框架内构建和谐社会》,载《中国律师》2012年第1期。
    科研项目:主持省中心企业局立项课题:“浙江省中小企业税收负担及政策建议”。
    获奖情况:《再论法人所有权》获杭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法庭风云录---胡祥甫律师论辩案例选集》(第一卷•金融案),获杭州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字号与商标的冲突----从杭州“张小泉”状告上海“张小泉”谈起》,获2002年度浙江省律师实务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论人身伤害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获2001年度浙江省律师实务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法律文书二等奖;2005年6月被中华全国律协授予“全国优秀律师”称号;2012年被司法部授予“律师行业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律师标兵”荣誉称号。
    推荐单位:杭州市法学会 
 
钭晓东
    男,1972年2月生,博士,温州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环境法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环境法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研究员、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研究员。
    代表论著:《民本视阀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的新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论环境法功能之进化》,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传统与现代对话之间: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战略的后TRIPs时代审视》,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3期;“Citizen-oriented reforms of Environmental Law’s working Mechanism, China legal Sciences ”,载《中国法学》英文版2013年第7期;《区域海洋环境的法律治理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1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结题优秀)、教育部社科基地重大招标、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等十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
    获奖情况:成果曾获浙江省哲学社科成果一等奖、三等奖二次、省高校成果二等奖二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奖一次、浙江省社联社科成果二等奖一次。其中《民本视阀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的新解读》,获2012年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论环境法功能之进化》,获2009年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科成果奖三等奖;《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基于温州、杭州、湖州的实证分析》,获2013年第十七届浙江省哲学社科成果奖三等奖。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一层次)。
    推荐单位: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郑曙光
    男,1962年10月生,硕士,宁波大学科研处处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商法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浙江省社科规划学科专家组(法学)成员、浙江省金融法研究会副会长、竞争法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
    代表论著:《中国企业组织法:理论评析与制度构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出版;《市场管理法新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出版;《公司制改建:制度缺失与完善》,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9期全文转载;《公司减资的比较法考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与劳动法》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新政:金融创新的制度基础与法制化路径》,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0期转载。
     科研项目:主持四项法学类国家科研项目,三项省部级重点项目,两项浙江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其中包括2005年国家软科学项目:“民营企业准入自然垄断行业政策与社会环境系统研究”;2009年立项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杭州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