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F座8楼  邮编:310026
邮箱:hzsfxh@126.com
电话:0571-85252137
传真:0571-85252154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杭州市法学会2019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1-07 来源: 浏览量:564

    2019年,杭州市法学会按照中央、省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和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部署,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和省法学会的指导下,以推进群团改革和筹办第31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为重点,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大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服务保障“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自觉加强政治建设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机关党课、党日学习、基层走访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夯实全市法学法律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全年组织基层调研20余次,支部开展学习讨论10余次。
    二、稳步推进群团改革
    按照《中国法学会改革方案》《浙江省法学会深化改革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杭州市法学会深化改革方案》,经市委审批后组织实施。3月份,调整充实市法学会党组,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江成器任市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拥军、汤浙青为党组成员。4月份,印发《关于加强区、县(市)法学会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就区、县(市)法学会群团改革、党组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深入各地督查,有序推进市法学会群团改革。
     三、主动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研究
    积极响应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部署,通过发布课题、举办论坛、组织研讨等形式,引导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研究杭州市域社会治理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路和举措,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学理论保障。2019年共结题相关课题近50个,发放课题资助经费32万元。依托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成立了市法学会市域社会治理研究会。中国法学会第31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今年在杭州举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市委领导指示并经中央政法委和中国法学会同意,论坛主题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并决定将第31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与杭州国际友城“市长论坛”合并举办,首次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中设置国际分论坛。来自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260余名法学法律工作者和杭州国际友城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实地参观考察了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杭州市余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上城区南星桥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全方位展示了杭州市域社会治理的探索和实践。
    四、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年”和“一县一品”活动
    要求所属区县法学会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因地制宜在法律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做实做细做深。注重服务基层,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走访调研,帮助淳安县依法、合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注重典型引领,明确要求各地向萧山、富阳法学会学习,进一步加大“基层基础建设年”和争创“一县一品”活动推进力度。注重考核指导,把基层法学会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和争创“一县一品”情况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体系,每月排名赋分,确保活动扎实推进。建立副会长联系县级法学会和市属研究会制度,明确11名副会长负责对口联系的县级法学会和市属研究会,要求副会长重点加强对所联系县级法学会、市属研究会自身建设、调查研究、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强化引导服务、促进上下联动、加强典型培育。健全完善学术委员会成员参与课题评审及市法学会重大课题奖励资助办法。
    五、深入开展法治宣讲活动
    精心组织“双百”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深入机关、基层和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广泛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访积案调处、平安(法治)创建及法律援助、法律培训,帮助基层一线解决法律问题。全年共开展各类普法宣讲活动52场,受众7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4200余份。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建立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对“杭州法学会”网站重新招投标,从严管理,平均日更新信息3条以上。加强对《杭州法学》的编辑管理,改革栏目设置,更加贴近杭州市域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实践、更好服务党委政府重点工作。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杭州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