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F座8楼  邮编:310026
邮箱:hzsfxh@126.com
电话:0571-85252137
传真:0571-85252154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关于下发《杭州市法学会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 浏览量:317

                 杭法学[2016]1号

 

各位理事会成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专家人才库成员、副秘书长、各联络组成员:

《杭州市法学会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经杭州市法学会三届三次理事会审议表决通过,现予以下发。

附件:《杭州市法学会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

                           


                               杭州市法学会

                           201618

  

附件

 

杭州市法学会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

 

2015年,杭州市法学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关于法治建设有关精神。在贯彻“三严三实”中加强改革创新,按照中国法学会“三个服务”要求,在市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和省法学会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履行“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市”的工作职责,为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杭州市法学会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一体两翼三个支撑”(飞机型结构):整合一个平台,开展两类研究,夯实三大基础。

一、服务中心工作,整合一个大平台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好参谋助手,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整合各种法治资源,构建全市法治建设的“大平台”。

1、围绕服务基层,组织“平安(法治)下基层百场报告会”。市法学会积极引导广大法学专家、法律工作者,特别是在杭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服务法治杭州建设、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市县两级法学会从10月中下旬开始,历时一个月,共组织“平安(法治)下基层报告会”100余场,参与群众达5000余人,参与互动上百人次。市法学会从各层面、各行业邀请宣讲老师共计31人(法学专家2名,律师29名,),确定社区、学校、企业等作为宣讲报告点,广泛发动社区居民群众参加活动,听取普法讲座,接受法律咨询,受到了参与群众的高度评价。

2、围绕依法治市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市法学会围绕依法治市,就“基层治理法治化研究”、“杭州市‘十三五’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思路及对策研究”等三个重大课题积极与部分高校法学院联系、合作,由法学院资深教授组建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市法学会负责日常沟通、部分资料收集、整理汇报等工作,截止目前三个重点课题均已结项。有关研究成果已上报浙江省委政法委及部分领导。

3、围绕依宪治国这一重点法治问题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10月份,市法学会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2015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杭州市专场暨“杭州论坛”报告会,邀请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周叶中,作“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专题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祖萼主持报告会。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区、县(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市直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市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市宣传系统各单位班子成员,市法学会理事会成员等300余人聆听了报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围绕“专车”这一法治热点问题举办法学沙龙。在杭州发生的多起出租车群体与“专车”群体的冲突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积极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促进出租车行业的体制改革,杭州市法学会与省法学会联合举办了2015年第四期浙江青年法学沙龙,邀请省(市)交通运输等相关职能部门专家、法学院校学者、专业律师,围绕“‘专车’的法律规制与出租车行业的改革”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就完善“专车”服务的法律规制,加快出租车行业体制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省(市)法学会、省(市)道路运输等职能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法学专家、专业律师等50余人参加。沙龙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应,部分主流媒体也进行了广泛报道。

5、围绕“依法治邪”法治难点问题组织研讨会。7月份,杭州市法学会联合市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市反邪教协会联合举办了杭州市“依法治邪”优秀论文研讨会。省市有关部门领导、论文作者、各区、县(市)有关法学法律工作者近70人参加了研讨会。浙江省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副主任朱恒毅、浙江省法学会秘书长武鹰致辞,杭州市反邪教协会理事长安志云宣读获奖通报。大会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三名一等奖论文作者做主题报告,杭州市法学会学术委员、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陈信勇围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邪教问题”做主旨演讲并对主题报告进行点评。杭州市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主任施国强作总结发言。大会紧紧围绕“依法治邪”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积极组织引导,开展两类法学研究

(一)系统性地开展理论型法学研究

1、改革课题研究机制,引导课题研究方向。一是开展了2014年课题总结、表彰。2014年共立项市委政法委调研课题40个,市法学会年度课题39个。经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初评后,再由学术委员会和其他法学专家共12人组成的评审团匿名终评,最终立项的市委政法委调研课题共有21个通过结项评审。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8名。立项的市法学会年度课题共有35个通过结项评审。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8名。以上课题组均受到表彰并颁发证书。二是改革2015年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对近几年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和反复讨论,2015年市法学会按照“精品化”、“宽进严出”、“简化程序”的思路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改革。要点是:(1)全部立项,严格结项,精选评优。申报的课题全部都立项,在结项时提高标准严格把关,实行末尾淘汰制,对不符合要求的课题不予结项。结项的课题按照匿名评审的结果择优获奖,奖金适当提高。(2)简化程序。取消中期评估环节;课题培训会改在立项确定之后及时召开;课题结项不需要纸质稿,仅报送电子稿即可。三是召开课题培训会。5月份,市法学会召开了课题培训会,总结表彰了2014年度获奖课题,宣读了2015年立项课题并对课题组进行培训。市法学会学术委员、浙大光华法学院教授陈信勇就如何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了专题培训,百余名与会人员参加了培训。

2、积极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参加各类征文。2015年市法学会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参加全国性、区域性、全省性的各类学术交流各类征文6次。投稿300余篇,获奖论文三十余篇,我市近百名法学、法律工作者获得各类表彰。其中,杭州市法学会在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十二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3、编辑《杭州法学》杂志6期。《杭州法学》杂志在选稿上整体以法治实践型文章为主,目的在于一方面解决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普法宣传工作。2015年共收到来稿500余篇,择优刊登了70余篇,其中市法学会专家人才库的专家学者们积极投稿一百余篇,刊登二十余篇,杂志的质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肯定。全年向有关领导、理事会成员、各位会员发放了近万册,发挥了参谋助手和普法作用。

(二)多元化服务实践,灵活地开展实务型法学研究

1、组织专家建言献策。市法学会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司法体制改革等中心工作,就地方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改革、全民守法等方面不断提出意见建议供决策参考。其中组织专家参与咨询和论证二十余次;参加各类法学论坛十余次;撰写要报十余次;提出各类法学建议数百条。其中积极为市委政法委部分工作提供理论论证、专家支持、学术研讨、报送申报材料等,发挥了法学研究支持政法工作大局的作用。

2、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一是杭州市法学会全年组织全市百余名会员参加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外地法学会、市社科联组织的各类会议、论坛二十余次,积极与其他外地法学会开展各类交流互动。二是为南京、湖州等近十个兄弟城市法学会换届发去贺信。三是组织部分法学会会员进行学术交流和调研考察。

3、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成果转化。一是课题应用转化。将2014年课题整理后汇编成册,出版了《杭州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2014年度获奖课题汇编》并寄送省市有关领导和重点单位。二是将沙龙、研究会等重点法治问题最终研究成果拟要报专刊供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参考,全年出各类专报十余件。三是编辑印刷《杭州政法·法学动态专刊》并发放给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及市法学会重要人员。

4、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一是官方网站扩大宣传力度。杭州市法学会官方网站(www.hzsfxh.com)作为学会综合性网络宣传和信息交流平台,2015年上传信息资料百余条,上报给上级法学会各类信息近百条。二是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包括杂志宣传、网站宣传、“平安(法治)下基层百场报告会”、日常法律咨询等,其中专家参与近200余次。

三、强化自身建设,夯实三大基础

市法学会大力加强自身建设,重点围绕夯实三大基础积极开展工作:

(一)全面推进县级法学会建设。县级法学会建设是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的工作重心和密切关注点,也是市法学会的重要基础。市法学会围绕县级法学会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前期周密筹划,反复商议推进思路;督促相关单位上报工作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全面推进;成立时前期指导、中期协调、后期做好情况总结等,一系列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稳步推进县级法学会建设。召开了县级法学会建设工作推进会。邀请浙江省法学会秘书长武鹰讲话,各区、县(市)政法委分管领导近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起到了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明确方法、鼓励干劲等实际效果。截止目前,市法学会在一年之内新成立了6个县级法学会,全市13个区、县(市)中余杭、富阳、萧山、滨江、上城、建德、临安、拱墅、淳安9个成立了法学会,需要换届的已全部换届完毕。其余4个正在筹建中。

(二)大力加强专业研究会建设

专业研究会是法学会开展法学研究的骨干力量和基础型研究组织。市法学会就专业研究会建设与县级法学会建设同时计划、同步实施、扎实推进。原有专业研究会9个,计划成立4个,目前2个专业研究会完成换届(依托律协的房地产法学、依托市检的刑法学)。成立了监狱法学(依托司法局)、旅游法学(依托旅委)2个专业研究会。在两个新的专业研究会成立的过程中,从开始的反复沟通筹划、中期的积极推动配合解决难题,到后期的积极参与成立大会明确工作要求等等,市法学会在思路、方法、人员上都投入了大量精力。确保成立的专业研究会能够有实效,有实用价值,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为法治建设服务。

(三)调整联络组和研究队伍建设思路

市法学会针对联络组和研究队伍建设进行了思路调整和重新布局,力争每个单位都有联络组、“副秘书长牵头实务研究”、“专家牵头理论研究”的战略格局。

1、调整联络组建设思路。拟对全市2000余名会员重新划分联络组。联络组按单位设立,一个单位建一个联络组,会员少的单位仅设联络员,会员较多的单位设置联络组长和联络员。“建一个,成一个,扎实发展一个”,把小的联络组发展成为组织、管理、服务会员,配合法学会工作的“桥头堡”,连点成线,织线成面,打造坚实的法学资源库。

2、扩大副秘书长队伍,强化以副秘书长牵头的实务型研究队伍建设。市法学拟扩大从公检法司、律协等重要涉法实务部门的有关职能处室领导中聘请副秘书长,职责是组织本单位法学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学研究,这支研究队伍以实务型研究为主。目前已积极开展了前期的准备工作,计划增设510个副秘书长,由此带动、扩大实务型法学研究队伍。

3、扩大专家人才库,强化以学术委员会牵头的理论型研究队伍建设。学术委员会、专家团、人才库三者共同构成了杭州市法学会理论型研究队伍的核心。其中学术委员会是“大脑”、专家团是主力,人才库是后备力量。市法学会按照“增设学术委员、扩大专家团、细化人才库”的思路开始逐一拜访杭州部分高校法学院,一方面了解情况,加强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发展学术委员和专家团成员,尤其是择优重点扩充专家团成员。另外,在日常征文、投稿及工作交流中,市法学会还注重加强与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的联系,积极吸收了近百名人才库成员和十余名专家团成员。

2015年,市法学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不足,主要是:市法学会机关人员不足、事多人少的矛盾日益凸显;法学研究活动不够丰富;基层法学研究力量还没有很好地挖掘,特别是在转化应用研究成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解决。

2016年市法学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关于法治建设有关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法学会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G20峰会等中心工作,服务全市政法工作大局,做好参谋助手,发挥 “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努力把我市法学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紧紧围绕G20国际峰会,引领法学法律工作者服务中心工作

以峰会为核心、为圆心,紧紧围绕国际峰会这一总目标统筹开展法学研究工作。一是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团结、组织、引领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聚焦峰会、围绕峰会、服务峰会,用峰会目标达成共识、用峰会精神凝聚力量、用峰会要求推动工作。二是提供法律保障,营造良好氛围。G20国际峰会将使世界瞩目杭州,各种社会矛盾也会在关键节点酝酿、激发。面对各种法律问题,市法学会一方面将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法律咨询、解决法律问题、平息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将大力宣传我市良好的法治成效,营造平安稳定、法治和谐的良好氛围。三是成立平安杭州建设专业研究会。市法学会将整合各方面法治资源,依托高校成立平安杭州建设研究会,一方面可以统一认识,引领法学法律工作者为G20峰会服务,为平安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集中优势资源,为平安建设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决策参考。

二、紧紧围绕司法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根据《浙江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要求,配合做好司法体制改革工作。一是加强改革理论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度、领导干部统一管理、编制机制统一管理、司法人员薪酬制度、省以下财物统一管理等司法改革措施等难点、热点问题,举行专题研讨。二是配合司法实践工作。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司法体制改革将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式在全面推进,市法学会将以刑事速裁法庭、速裁检察室建设为重点,组织专家顾问团、提供法律建议、宣传改革成效,积极配合做好改革工作。

三、紧紧围绕“法治杭州”建设,提升全民法治水平

主动服务地方法治建设,大力弘扬法治文化,通过多元化宣传手段服务基层群众,巩固宣传阵地,增强宣传效果。

1、办好《杭州法学》杂志,加强法治宣传。广泛征集稿件,提高刊物质量,调整发放范围,扩大刊物的影响力,满足市民了解法律理论知识的需求。

2、开展讲座咨询,普及法律知识。举行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和专题法学讲座,组织会员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宣讲等活动,为会员、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3、完善学会网站,建好服务平台。及时加载会员研究成果和对会员有用的信息资料,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使之成为沟通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渠道,交流法学信息、推广学术成果的平台和对外宣传的窗口。

四、紧紧围绕繁荣法学研究,加强法治宣传、搭建交流平台

立足法学会本职工作,开阔视野,加强法治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搭建交流平台,搭建学术研究、交流、合作平台,为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1、组织开展好各项法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法学会“三个团体一个组成部分”的作用,通过全面提高杂志质量、聚焦法治重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广泛开展各类征文、围绕热点等一系列日常法学研究活动,继续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和“法治下基层百场报告会”,举办“法治杭州论坛”,团结、引领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为繁荣法学研究,推动依法治市做出更大贡献。

2、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组织、推荐我市会员参加全国性、区域性、全省性的法治论坛、法学活动和有关部门组织的评优活动,为我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供展示自己、学习他人的平台和渠道。适时选派会员参加对外法学交流学习,加强地区间法学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市与境内外法学界的交往与合作。

3、加强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力度。整理出版一批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提供给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一是总结好课题研究成果;二是整理好征文研究成果;三是汇编好论坛研究成果。

五、紧紧围绕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和人才基础

加强组织建设,是法学会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法学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实现县级法学会全覆盖。加强县级法学会建设,2016年全市13个县级法学会实现全覆盖,并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2、完成专业研究会换届及新建工作。进一步加强专业研究会建设,2016年应换届的专业研究会全部完成换届任务,所有计划成立的专业研究会能顺利成立并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3、建立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一是挖掘法律人才。按照“增设学术委员、扩大专家团、细化人才库”的思路继续走访在杭知名高校法学院和律所,挖掘一批优秀法学法律人才充实到法学研究骨干队伍中来。二是优化联络组设置。继续按照一个单位一个联络组的要求,把每个单位的法学研究力量整合到法学会这个大平台之中。三是强化研究力量。扩大学术委员会和副秘书长队伍,加强理论研究力量和实务研究力量建设。

4、规范会员管理。继续规范会员管理,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会员发展步伐,扩大会员队伍,扩大法学会的联系面、覆盖面,努力增强法学会的吸引力、凝聚力。

5、加强学会机关建设。一是加强人员配备。选聘部分退休法学工作者和部分高校实习生参与法学会日常工作。二是倡导高效、廉洁、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学会机关人员素质和组织推动法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努力把法学会机关建设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积极进取有为、善于学习研究、工作规范高效的集体。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杭州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