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线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F座8楼  邮编:310026
邮箱:hzsfxh@126.com
电话:0571-85252137
传真:0571-85252154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在线

王金财: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管理

发布时间:2014-03-10 来源: 浏览量:45

     去年9月,杭州市法学会召开三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调整增补了部分理事。杭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金财在会上当选为市法学会会长。

新年伊始,王金财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杭州市法学会将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国法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平安杭州”“法治杭州”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作出新贡献。
                     
领跑浙江省内法学会
  记者:作为省会城市,杭州如何定位和推动浙江省法学会工作?
  王金财:杭州市法学会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在浙江省内法学会中起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在全国地市级法学会中走在前列。
  杭州市法学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这个“中心”和“大局”,就是“平安杭州”“法治杭州”。杭州市2002年作了“平安杭州”的决定,这在全国是最早的,并把“平安杭州”定位为“三个环境”,即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首善的社会治安环境和良好的民主法治环境。2006年,杭州市委又作出了“法治杭州”的决定。
  建设“平安杭州”“法治杭州”的实践告诉我们,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改革发展时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否则,平安、稳定、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动员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提炼,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如果说,这些年来杭州的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与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找准定位 扎实工作
  记者:杭州市法学会工作形成了哪些特色?
  王金财:杭州市法学会从199812月成立至今,找准定位,扎实工作,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格局。
  一是,一批法学法律界精英包括法学会会员成为政府咨询决策的专家库成员,为杭州市的决策、施政提供了法治保障。比如,杭州市法学会组织编辑了《杭州法学动态建设法治杭州信息资料专集》,据此形成了《建设“法治杭州”调研报告》,为杭州市委出台建设“法治杭州”决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组织法学、法律专家对杭州“蓝孔雀”案有关股权归属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专项论证,为政法系统办案提供理论指导,直接为国家挽回了数亿元损失,得到了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是,在维护法律权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人们对相关法律理解有分歧或对某个事件的执法产生不同声音时,法学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比如,2009年的“70码”交通肇事案,杭州市法学会及时介入,组织专家提出了司法建议,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平息事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是,组织法律专家深入基层,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当前,社会矛盾处于凸显期,由法学会组织法律专家作为矛盾纠纷的第三方参与化解,比较有说服力,能有效引导群众情绪,化干戈为玉帛。目前,杭州法律进社区活动已全面普及,法律专家定期到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坐诊,很受群众欢迎。
  总之,我们依托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并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法学会工作要接地气
  记者:杭州市法学会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中国法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
  王金财: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中国法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对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提出的四点希望,是指导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孟建柱同志讲话和大会精神,重要的是结合杭州实际,能接地气。
  首先,要发挥法学会的职能作用,服务好地方改革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杭州市法学会要动员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为杭州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提供法治支撑。要选准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重大课题,加强重点领域的法律研究,为党委政府科学、依法决策提供保障。
  其次,要积极建言献策,助推好地方司法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司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杭州市法学会要积极参与地方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尤其是对一些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深入调研论证,积极献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比如,针对去年杭州纠错的两起历史错案,杭州市委政法委正在着手制定防止冤假错案的实施意见,法学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法律专家论证,征求法学法律界的意见,用第三只眼来寻找政法及相关部门的漏洞,使制度更加科学、完善。
  第三,要充分调动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积极性,参与社会矛盾的化解,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引导、调和社会矛盾,充当化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做党委和政府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与此同时,杭州法学会工作还必须加强法学会的自身建设,只有把法学会机关建设成充满生机与活力、规范与高效的工作集体,才能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把思想统一到法治建设的轨道上来,发挥他们的正能量,积极投身到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这其中包括人财物的投入,加强软件建设,提高法学会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服务意识。(《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孔令泉)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杭州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