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会之窗
法学新闻
学会动态
法治在线
法学研究
研究会
学会期刊
会员之家
法律法规
文件通知
学会简介
学会制度
学会大事
领导简介
历届机构
杭州概览
刑法学研究会
组织建设
工作动态
犯罪学研究会
组织建设
工作动态
诉讼法学研究会
组织建设
工作动态
民商法学研究会
组织建设
工作动态
监狱法学研究会
组织建设
工作动态
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会
组织建设
工作动态
期刊简介
期刊目录
网上投稿
会员管理
会员管理制度
会员入会
会员退会
会员介绍
会员风采
会员系统登陆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最新公告
学会之窗
法学新闻
学会动态
法治在线
法学研究
研究会
学会期刊
会员之家
法律法规
文件通知
法治在线
--------各地法学会--------
中国法学会
浙江省法学会
温州市法学会
北京市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重庆市法学会
青岛市法学会
济南市法学会
厦门市法学会
辽宁省法学会
江苏省法学会
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学会
青海省法学会
陕西省法学会
海南省法学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
湖北省法学会
河南省法学会
福建省法学会
安徽省法学会
-----杭州市相关部门-----
平安杭州网
中国杭州-法规规章
杭州市法制办
杭州社会组织
杭州社科门户网站
杭州公安交通信息网
杭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杭州市司法局
杭州普法网
杭州律师网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杭州市公安局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杭州政法综治
中国杭州
---------友情链接---------
北大法律信息网
中国政府网
浙江法制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务院法制办法律法规全文检索系统
中国人大网
中国法学网
法制网
人民网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F座8楼 邮编:310026
邮箱:hzsfxh@126.com
电话:0571-85252137
传真:0571-85252154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在线
张文显副会长在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聘任仪式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
2013-12-30 来源:中国法学会官网 浏览量:30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文显
(2013年12月27日)
尊敬的乐泉会长、冀平书记,高铭暄先生、陈光中先生,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刚才,绍坤副会长宣读了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荣誉委员名单,乐泉会长向荣誉委员颁发了证书,向学术委员颁发了聘书。这标志着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这里,我代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及各位委员向法学会各位领导同志表示衷心感谢,感谢法学会领导和常务理事会对我们的关怀和信任,感谢法学会各部门各单位的同志们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向以王家福、高铭暄、陈光中先生为代表的上届学术委员会表示崇高的敬意!对他们为中国法学和中国法治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卓有成效地开展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表达深深的敬意!
借此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之际,我作一个简短发言,表达我们全体委员的心声。
第一,要十分明确学术委员会的使命和责任。中国法学会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人民性、群众性、学术性三位一体,是中国法学会区别于其他团体的显著特征。作为学术团体,中国法学会要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推进法学理论创新、法律制度创新和法治文化创新,促进法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转化,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丰富而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对策服务;要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培训和法律服务,发挥人才库、思想库和核心智库的积极作用。学术团体和学术性决定了学术委员会的使命,也决定了我们每个委员的责任。对此,我们应当时刻牢记。
第二,要十分珍惜和爱护学术委员会的声誉。中国法学会是法学界、法律界最具权威、最有声望的学术组织。学术委员会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这种权威性和学术声望。在组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时,法学会领导反复强调学术委员会委员必须政治坚定、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公道正派;必须是主要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首批委员基本上都是中国法学会十四个主要学科研究会的会长、常务副会长,有的多年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所以,我们要珍惜和爱护这样的声誉,应一如既往地坚持法学研究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坚持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做守正创新的楷模,做教书育人的表率。
第三,要十分自觉地遵守学术规范和工作制度。根据《中国法学会章程》制定的《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规则》明确规定了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规范和工作制度。其中包括会议制度、学术民主原则、学术公正原则以及回避制度等。全体委员一定要严格遵循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秉持民主、公正精神,力戒将本部门、本单位利益甚至个人私利带进学术委员会的工作之中。同时,要保持学术清廉,防止学术腐败。
各位委员,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并对法治中国建设所涉及的立法体制机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等改革事项进行了具体部署。中国的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事业都已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改革节点上。我们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担当着更加重大的责任。让我们在中国法学会的直接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勇前进,认真履行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为中国法学和中国法治做出应有的突出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杭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019号
备案号:浙ICP备18052088号-1